本文目录
鹦鹉的笔顺笔画
鹦的笔顺:1. 丨(竖)、2. ㄱ(横折)、3. ノ(撇)、4. 丶(点)、5. 丨(竖)、6. ㄱ(横折)、7. ノ(撇)、8. 丶(点)、9. ㄑ(撇点)、10. ノ(撇)、11. 一(横)、12. ノ(撇)、13. 𠃌(横折钩)、14. 丶(点)、15. ㇉(竖折折钩)、16. 一(横)
鹉的笔顺:1. 一(横)、2. 一(横)、3. 丨(竖)、4. 一(横)、5. 丨(竖)、6. ㇀(提)、7. ㇂(斜钩)、8. 丶(点)、9. ノ(撇)、10. 𠃌(横折钩)、11. 丶(点)、12. ㇉(竖折折钩)、13. 一(横)
鹦鹉是鹦形目众多羽毛艳丽、爱叫的鸟。典型的攀禽,对趾型足,两趾向前两趾向后,适合抓握,鸟喙强劲有力,可以食用硬壳果。羽色鲜艳,常被作为宠物饲养。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,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,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。
鹦鹉中体型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,体长可达100厘米,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 ,体长仅有12厘米。
鹦鹉的笔顺
鹦鹉的笔顺:鹦,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撇点、撇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点、竖折折钩、横;鹉: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斜钩、点、撇、横折钩、点、竖折折钩、横。
读音:【yīng-wǔ】
基本解释
1、鸟名。头圆,上嘴大,呈钩状,下嘴短小,舌大而软,羽毛色彩美丽,有白、赤、黄、绿等色。能效人语,主食果实。
2、比喻有才之士。
3、指鹦鹉杯。
4、指鹦鹉洲。
5、指汉祢衡所作《鹦鹉赋》。
详细解释
1、鸟名。头圆,上嘴大,呈钩状,下嘴短小,舌大而软,羽毛色彩美丽,有白、赤、黄、绿等色。能效人语,主食果实。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。”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羽篇》:“鹦鹉,能飞,众鸟趾前三后一,唯鹦鹉四趾齐分。凡鸟下睑眨上,独此鸟两睑俱动,如人目。”清吴兰修《黄竹子传》:“竹窗昼静,鹦鹉呼茶,香奁之福地也。”
2、比喻有才之士。
唐纪唐夫《送温庭筠尉方城》诗:“凤皇诏下虽沾命,鹦鹉才高却累身!”
3、指鹦鹉杯。
南朝梁简文帝《答张缵谢示集书》:“车渠屡酌,鹦鹉骤倾。”宋张元干《满庭芳·寿富枢密》词:“香檀缓,杯传鹦鹉,新月正娟娟。”元刘永之《池阁独坐怀周伯宁诸公》诗:“鹦鹉怀深酌,空候想缓调。”
4、指鹦鹉洲。
宋刘过《沁园春·送王玉良》词:“看飞凫仙子,张帆直上,周郎赤壁,鹦鹉汀洲。”宋姜夔《清波引》词序:“予久客古沔,沧浪之烟雨,鹦鹉之草树,头陀、黄鹤之伟观,郎官、大别之幽处,无一日不在心目间。”
5、指汉祢衡所作《鹦鹉赋》。
唐杜甫《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》:“健笔凌《鹦鹉》,銛锋莹鷿鹈。”仇兆鳌注:“《后汉书》:祢衡在黄祖座,作《鹦鹉赋》,笔不停辍,文不加点。”
鹉怎么读
鹉的读音:wǔ
笔顺读写: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斜钩、点、撇、横折钩、点、竖折折钩、横
解释:〔鹦鹉〕“鹦”。
鹉字组词:
鹦鹉 鹦鹉螺 鹦鹉洲 热鹦鹉 菜鹦鹉 瘴鹦鹉 车鹦鹉 舌鹦鹉 冢鹦鹉 树金鹦 鹉鹦鹉 鹦鹉曲
说文解字注:
(䳇)鹦䳇也。从鸟。母声。曲礼释文。婴本或作鹦。母本或作鹉。同音武。诸葛恪茂后反。按裴松之引江表传曰。恪呼殿前鸟为白头翁。张昭欲使恪复求白头母。恪亦以鸟名鹦母未有鹦父相难。此陆氏所谓茂后反也。
鹉的笔画
鹉的笔画:13画。笔顺: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斜钩、点、撇、横折钩、点、竖折折钩、横
鹉,拼音: wǔ,笔画数:13,部首:鸟。《广韵》文甫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罔甫切,$音武。鹦鹉,能言鸟也。
康熙字典
【亥集中】【鸟字部】鹉
《礼·曲礼》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。《郭璞云》靑羽赤喙,舌似小儿,有五色者,白者,赤者。凡鸟四指,三指向前一向後。此鸟两指向後。《禽经》鹦鹉拊其背而哑。《正字通》与䳇同。
说文解字
【卷四】【鸟部】䳇
鹦䳇也。从鸟母声。文甫切
说文解字注
(䳇)鹦䳇也。从鸟。母声。曲礼释文。婴本或作鹦。母本或作鹉。同音武。诸葛恪茂后反。按裴松之引江表传曰。恪呼殿前鸟为白头翁。张昭欲使恪复求白头母。
恪亦以鸟名鹦母未有鹦父相难。此陆氏所谓茂后反也。据此知彼时作母、作䳇、不作鹉。至唐武后时。狄仁杰对云。鹉者、陛下之姓。起二子则㒳翼振矣。
其字其音皆与三国时不同。此古今语言文字变移之证也。释文当云母本或作䳇。古茂后反。今作鹉。音武。乃合。李善注文选云。鹉一作䳇。莫口反。较明析。大徐用唐韵文甫切。亦鹉音。非䳇音也。古音母在一部。
以上就是关于鹉笔顺,鹦鹉怎么写的全部内容,以及武 笔顺 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您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知悉网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435320734@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