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
痕迹的迹笔顺
迹笔顺:点,横,撇,竖钩,撇,点,点,横折折撇,捺。
1、留下的印子;痕迹足~。血~。笔~。踪~。
2、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 古~。陈~。事~。史~。
3、形迹 ~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
〈动〉
1、追踪;追寻。
逻者见之,知非其国人也,迹其所憩执之。——岳珂《桯史》
又如:迹察(寻迹察访);迹盗(跟踪查捕盗贼);迹访(寻访)。
2、遵循。如:迹附(追随)。
〔唐〕寒山《诗》之二O二:我家本住在寒山,石岩栖息离烦缘。泯时万象无痕迹,舒处周流徧大千。
〔五代〕王定保《唐摭言·海叙不遇》:赵牧 不知何许人,大中、咸通中,斅李长吉为短歌,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迹。
〔宋〕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四:古语云:大匠不示人以璞。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。
〔清〕袁枚《随园随笔·古文模仿》:古人作文,摹仿痕迹未化,虽韩柳不免。
〔清〕昭连《啸亭续录·花王阁剩稿》:其咏 孙高阳诗,故意将“阵云”二字代押氛韵,以见后人追改痕迹,掩其伪赝。
奇迹的迹的笔顺
奇迹的迹的笔顺如下:
点、横、撇、竖钩、撇、点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迹是一个汉语汉字,读音为jì ,指脚印。
详细释义
(1) 同本义 [footmark]
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 播吾(山名),刻疏人迹其上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(2) 又如:浪迹天涯;人迹(人的足迹);人迹罕至;迹蹈(重复走过的路);迹状(行迹);迹响(踪迹和声响)
(3) 留下的印子 [mark]
蟆入草间,蹑迹披求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(4) 又如:痕迹;血迹;笔迹;墨迹
(5) 前人留下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 [remains]
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一》
(6) 又如:古迹;胜迹;古城墙的遗迹;史迹;迹相(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,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)
(7) 通“绩”。功劳 [achievement;merit]
如是则其迹长矣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(8) 追踪;追寻 [shadow]
逻者见之,知非其国人也,迹其所憩执之。——岳珂《桯史》
(9) 又如:迹察(寻迹察访);迹盗(跟踪查捕盗贼);迹访(寻访)
(10) 遵循 [follow]。如:迹附(追随)
迹怎么写
迹的笔顺:点,横,撇,竖钩,撇,点,点,横折折撇,捺。
本义:脚印。如:踪迹、足迹、血迹、笔迹。
常用词组:
奇迹、踪迹、发迹、足迹、绝迹、痕迹、隐迹、陈迹、脚迹、遗迹、古迹、一迹、宝迹、奋迹、声迹、回迹、兽迹、事迹、铲迹、迹行、迹印兵察骗、迈迹、败迹、萍迹、航迹、绳迹、状迹、行迹、血迹、蛇迹、芳迹、臭迹、腾迹、脱迹、胜迹、肆迹、考迹、缩迹、继迹、纵迹、无迹可寻、蛛丝马迹、望尘追迹、血迹斑斑、杜门绝迹。
康熙字典:
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悼拔钻几》资昔切,音积。《说文》步处也。《广韵》足迹也。《左传·宣十二年》迁大国之迹于郑。《前汉·扬雄传》拟足而投迹。《淮南子·说山拘辩判训》足辨姜验阀蹍地榜删判而为迹。
又凡功业可见者曰迹。《书·武成》太王肇基王迹。《前汉·王褒传》索人求士者,必树霸迹。
又凡前人所遗留者曰迹。《庄子·天运篇》《六经》先王之迹也。
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。《书·蔡仲之命》尔乃迈迹自身。《注》仲无所因,故曰迈迹。《前汉·平当传》深迹其道,而务修其本。《注》谓求其踪迹。
又凡有形可见者皆曰迹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循迹者,非能生迹者也。《唐书·魏徵传》岂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。
迹的笔顺是什么
迹的笔顺:点、横、撇、竖钩、撇、点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。
基本信息:
拼音:jì,四角码:30303
部首:辶,总笔画:9,部首外:6
98五笔:yopi,86五笔:yopi,郑码:snow
基本解释:
1、脚印:踪迹。
2、物体遗留下的印痕:印迹。
3、前人遗留下的事物:古迹,实迹。
4、追寻踪迹。
扩展资料:
相关组词:
1、事迹[shì jì]
个人或集体过去做过的重要的事情(现多指对革命、对人民有益的事)。
2、足迹[zú jì]
脚印。
3、迹象[jì xiàng]
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,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。
4、遗迹[yí jì]
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。
5、轨迹[guǐ jì]
一个物体按某种规律运动时,它所经过的路线就是这个物体运动的轨迹。如人造地球卫星按计划运行的路线,就是它的轨迹。
以上就是关于迹笔顺名称,名胜古迹的迹的笔顺的全部内容,以及迹 笔顺 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您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知悉网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435320734@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